所謂“不時不食”,就是吃東西要應(yīng)時令、按季節(jié),這是老祖宗保留下來的養(yǎng)生智慧。在細菌猖狂、流感病毒蔓延的秋冬季,如何吃才能讓寶寶少生病又耐寒?不如跟著關(guān)羊羊一起來漲姿勢吧!
秋冬季,寶寶怎么吃,才能更耐寒、少生???
1、高熱量食物能提高抗寒力嗎?
有人可能會認為冬季寒冷,多吃高蛋白、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幫助寶寶提高抗寒力,其實不然。蛋白質(zhì)和脂肪是寶寶所需的基礎(chǔ)食物,但并非越多越好?,F(xiàn)代科學(xué)研究證實: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,機體的內(nèi)分泌系統(tǒng)也被調(diào)動起來,使人體的產(chǎn)熱能力增加,不需要過量補充。秋冬季多燥,尤其北方更為明顯,寶寶容易便秘、鼻衄、咽干咽痛、咳嗽,皮膚容易干燥,瘙癢。飲食宜以清淡為宜,勿過食煎炸及辛辣食品,應(yīng)多吃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蔬菜水果。
2、天冷需要更多維生素?
冬天寶寶在戶外活動的時間相對減少,加上陽光照射的時間短,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。另外,寒冷氣候使人體的氧化功能加快了,維生素代謝也明顯加快。所以,在冬天要讓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,同時堅持戶外運動,這不僅是有效的防寒鍛煉方法,也能促進寶寶體內(nèi)維生素D的吸收。
3、根莖類菜為什么有抗寒作用?
研究表明,體內(nèi)無機鹽缺乏就容易產(chǎn)生怕冷的感覺,而根莖類的蔬菜,如胡蘿卜、土豆、山藥、紅薯、藕及青菜、大白菜等所含無機鹽較多。所以,在冬季,可以讓寶寶適當(dāng)多吃些此類蔬菜。
4、 少吃甜食,多吃湯羹
中醫(yī)認為,甜食容易滋膩脾胃,易使人體的脾胃運化呆滯,食欲不振,而且甜食易生痰。寶寶傷風(fēng)感冒其實會很快痊愈,但是如果吃甜食過多,一旦生病就容易發(fā)展為咳嗽痰多,遲遲不易痊愈。所以,秋冬季要控制寶寶吃甜食和零食的量。
媽媽可以多用紅棗、蓮子、桂圓、板栗、杏仁、蓮藕等食材熬制湯羹,既能滿足寶寶吃甜味食物的愿望,這些藥食兩用食材又能達到幫寶寶開胃健脾,滋陰調(diào)燥的作用,有助于抵御風(fēng)寒,預(yù)防疾病。
幾道秋冬時令輔食,獻給寶媽們
大白菜豬肉粥+紫薯山藥條
所需食材:
紫薯、山藥、大白菜2片、肉末40g左右、大米50g左右
制作步驟:
1、山藥、紫薯去皮洗凈切條狀(根據(jù)自己寶寶的實際抓握能力來切大?。羰?;
2、大米放入鍋中煮20分鐘左右,加入肉末攪拌均勻煮熟,最后加入大白菜再小火煮一會;(肉末可以先用開水沖下瀝出,這樣可以防止結(jié)塊)
3、盛出,配上手指食物紫薯條和山藥條,培養(yǎng)寶寶自主進食。
雞肉玉米泥
所需食材:
雞肉30克、玉米粒50克
制作步驟:
1、將玉米洗干凈,瀝干水分。
2、玉米粒放入沸水中煮熟。
3、將煮熟的玉米撈出,放入攪拌機中,加入少量白開水,攪打成玉米泥。
4、將攪打好的玉米泥過篩。
5、將雞肉洗干凈,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,煮熟。
6、將煮熟的雞肉撈起,切成小塊,放入攪拌機中,加入少量白開水,攪打成雞肉泥。
將雞肉泥和玉米泥按照1:2的比例混合,拌勻即可。
萵筍土豆牛肉面
所需食材:
萵苣半根、土豆半個、牛肉末40g左右、意面
制作步驟:
1、土豆、萵苣洗凈去皮切丁;
2、意面提前用清水泡15分鐘左右;
鍋中煮開水,將意面一次性放入開水中,稍稍攪拌下煮10-15分鐘左右,再加入肉末和蔬菜丁煮熟;(肉末可以先用開水焯下瀝出,這樣可以防止結(jié)塊)
腫么樣?看過寶寶秋冬進補“秘籍”滴媽媽們,是不是已經(jīng)蠢蠢欲動啦?快按照菜譜給寶寶做一頓豐盛的輔食吧!